第267章 点映口碑,饥饿营销(1/2)

每年高考,一些明星们都会在微博上发布祝福考生的文案。

今年也不例外,但很多人在祝福后,默默@了苏哲。

也不知道是真祝福,还是想看热闹。

但苏哲也没空看微博了,经过几日奋战后,终于走出了高考考场。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高考(前世参加过),比起上一次,他没有压力,心态更好,步伐都十分轻松。

考场外聚集了一群记者,他们全都冲着苏哲而来,等他一出考场,话筒就差点塞进他的嘴里:

“苏哲,你考得怎么样?”

“你为什么要来参加高考?”

“想上什么大学?”

“……”

声音太杂乱,又堵着校门口,眼看就要造成交通不便,苏哲只能说道:

“各位记者朋友们,请不要耽误其他考生和家长们,旁边有个小广场,我们去那里接受采访。”

苏哲带着记者们来到考场旁的小广场上,才回答他们的问题。

他没有故作谦虚,诚实地回答道:

“我发挥得不错,应该能考得很好。至于心仪的大学,说实话还没想好。”

作为演员和歌手,他最适合上的大学当然是两所影视学院和两所音乐学院。

但他没有参加艺考,哪怕公认他的演技和唱功都远远超出了艺考的要求,按照正规程序,也不能进入这些艺术类院校。

那就去——清北?

他有自信,自己一定考得上。

但却有几个疑虑:

一是怕露馅,跟不上学习进度。

毕竟他的技能是随机的,不一定能随到选择的专业课。

如果纯靠他自己的水平,和清北的顶尖学霸们比学习……还是别找虐了。

二是怕耽误时间。

哪怕学校给予一定的便利,但这毕竟是全日制大学,他不可能长期旷课,会引来舆论批评。

可让他安心上课,对他的明星之路着实没有太多助力,反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三是他不忍心。

高考看名次,他上了清北,就一定有一名学生上不了清北,有一名学生上不了本科,有一名学生上不了大学(依次挤名额)。

若他凭借自己真本事考上,还能心安理得;但靠系统作弊,上大学对他来说又没有作用,却让几名学生改变了未来的命运,着实不安。

所以他在考虑,干脆不报名,不上任何大学,就不会挤掉其他学生的名额。

那他不上大学,为什么还要参加高考?

为了人设啊!

只要能成为状元,他怀疑【学霸】人设可以直接从0升到100%,让他获得一个顶级技能和奇物。

多值啊!反正对他来说,技能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努力半个月而已。

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大学只不过是附带的而已,反正他上辈子上过了,也没有“没上过大学”的遗憾。

他想心里着这些,而记者听到他自称“考得很好”后,冲他开玩笑道:

“那要上清北吗?”

记者们忍不住笑起来。

苏哲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去上大学了,不能耽误其他考生,这样不公平。

所以他摇头道:

“不去。”

“为什么不去清北?”有记者继续问。

这就带着一丝恶意了。

苏哲很平静地回答:

“因为我不想。”

记者们呆住了。

苏哲接受完采访后,就坐车回去了。

而这一段采访录像却在网上火起来了。

【为什么不去清北,是不想吗?】成为了网红句,火爆大江南北。

接下来的几天,很多人恶搞这段话,出现了各种变种,还有鬼畜剪辑等。

这只是大家玩梗罢了,没有恶意,苏哲也没说什么,但有些老古董就觉得这是嘲讽。

比如光影,他们急坏了,终于等苏哲结束了高考,副总连忙上门,苦劝他放弃点映,老老实实地进行公映。

苏哲当然不同意,说了半天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却发现他是个榆木脑袋,根本不通气,只能强硬道:

“这是我定的方案,成败都由我承担!”

副总其实等的就是这一句话。

他没打算说服苏哲,只是想在票房惨败后,别让自己背锅罢了。

所以他立即宣传出去,各种添油加醋,说苏哲被江友亮骗了,会遇到滑铁卢!

此时,江友亮正在群星公司里,偷偷摸鱼,给《秘密》调整着宣传计划,堪称“身在曹营心在汉”。

但李总突然叫他去办公室,让他吓了一跳,心中忐忑。

李总见到他以后,立即好奇地问道:

“你在给《秘密》做宣传?”

江友亮人都麻了,有一种被“撞破奸情”的奇怪感觉,已经打算收拾东西滚蛋了。

但他竟然心中不慌,突然觉得去投奔苏哲,也是一件好事?

于是他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令他没想到的是,李总看着他,竟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错,就这么干!使劲忽悠苏哲,把他带坑里!”

江友亮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李总的意思,感觉自己被侮辱了,忍不住解释道:

“我没忽悠他!我真心给他做的宣传计划!”

李总呵呵一笑:

“事到如今,伱是不是忽悠都不重要了,都对得起我发你的工资。”

江友亮:……

太侮辱人了!太伤自尊了!

李总还在殷切嘱咐他:

“你这个月就别来上班了,专心帮苏哲搞宣传,加油,把他带坑里!”

江友亮懵逼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

“老板发工资让我去给敌对公司帮忙?”

这情节为什么如此黑色幽默呢?

他干脆去找苏哲,无语道:

“苏老师,李总让我专心来帮你。”

苏哲听他讲了前因后果,也无语了:

“得,这是我听过最夸张的蔑视……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起证明自己吧。”

前期预热已经足够了,开启校园点映计划!

江友亮和光影都准备好了,苏哲、巩曼、尤梦黎等人只需要一个个大学跑一遍就行了。

他们分头行动,去往不同的大学,都要在点映前回答学生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不想搞个大新闻,问题都没有攻击性,偏向于询问片场趣事,气氛很融洽。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最年轻气盛的年纪,天不怕地不怕,才不会给公众人物留面子,往往问出最让人尴尬和难堪的问题。

某个讲三国成名的教授,都遇到了毫不客气甚至刻薄的挑刺,更别说娱乐圈明星了。

就有人问苏哲:

“苏哲,除了你和陈老师外,整部电影从演员到导演都是新人,是为了省钱吗?还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苏哲一脸失望地看着提问者:

“你的意思是新人都没有能力吗?如果你毕业时,公司不看能力,只要有工作经历的人,你觉得好吗?或者说,你靠能力超越了职场上的前辈,别人就可以怀疑你走后门?”

他的回答颇有攻击性,但在大学校园里,反倒引起了阵阵欢呼。

在大学,这种“我们新人最牛逼”的论调,当然会受到欢迎。

——

有人问巩曼:

“你只是个新人,为什么能成为《秘密》的女主角?你牺牲了什么?”

巩曼想起苏哲的信任,微微一笑,认真回答:

“因为我就是最好的路小雨。另外,你可以恶意诋毁我,但我不允许你侮辱苏哲!”

她的回答平平无奇,但在维护苏哲时,竟然冒着一丝冷意。

但依旧有人怀疑:哼,潜规则!——

有人问尤梦黎:

“你在《恶吻》中靠换脸演戏,真觉得自己有演技吗?作为歌手,不应该专心音乐吗?为什么跨界演戏,为了钱吗?”

尤梦黎性子软,只说道:

“苏哲相信我,我就来了。”

这个回答很难让提问者满意,但尤梦黎的粉丝和酥油饼CP粉一起维护她,嘘得提问者只能坐下了,只悄悄嘟囔着:

哼,潜规则!——

有人问孙梅:

“你之前没执导过长片?苏哲凭什么信任你?”

孙梅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