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营销计划,专辑选歌(1/3)

在《音乐的诞生》最新一期结束至今。

上热搜的既不是《罗刹海市》,也不是苏哲倒数第一,而是非常温情的【再见苏哲】。

这也是工作室引导的结果。

一开始许多甘蔗想要冲节目组,怒斥他们淘汰苏哲。

但严喜玲认为,这样只会加剧大家对苏哲倒数的讨论,在公众印象中产生这种联想,是对明星形象的一种破坏。

而且这种声讨的作用并不大,无论苏哲多么优秀,节目组只要说《罗刹海市》跑题了,就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反倒会让一些人认为节目组十分公平,哪怕是台柱子,得分低都会被淘汰。

所以工作室一直引导粉丝走温情路线,回忆苏哲在节目里的优秀表现和优秀歌曲,给大众留下更好的印象。

与此同时,节目组也不想引起太大争议,无论在官微还是在节目播放时,都感谢了苏哲的贡献,对他的离开表达了惋惜。

看起来一副和平分手的模样,有时不深入了解,真的不知道背后发生了多少事情。

但观众不知道,业内却很清楚。

他们不在乎谁对谁错,只想知道,胡震东替代苏哲以后,节目会受到多少影响?

赢家没有错。

所以节目才会如此着急地宣传《南山南》,宣传“养老院诗人”。

通稿可以说铺天盖地,努力引起潜在观众的注意。

胡震东终于无法躲在幕后默认了。

谎言就像一辆失控的列车,当他选择启动后,就无法控制它停下了。

在一些采访中,他开始正面谈论创作《南山南》的创作细节。

或许他认为声势这么浩大,“养老院诗人”都没有站出来,可能真的淡泊名利,又可能真的“死”了。

苏哲在录音棚里,看着采访下的评论:

【胡老师真让人敬佩,沉寂多年还能拿出这么好的作品!】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淡泊名利,如果不是被人扒出来,他都不承认自己是养老院诗人!】

【这就是老艺术家呀!反观现在的年轻艺人,没有任何成绩,粉丝就咋呼的满世界都是了。】

【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学到老、活到老,胡老师之前的作品风格和《南山南》完全不一样啊。】

除此之外,还有人继续用《南山南》来踩苏哲。

这让他叹了一口气,他原本真没想钓鱼。

原本的计划非常简单:

一些人诟病《送别》等歌曲虽然高雅,传唱度却低,还有一些人坚信他的歌曲全靠营销。

还有些扑街音乐人,死鸭子嘴硬,闭着眼睛不承认苏哲歌曲的质量,非说他卖歌全靠综艺营销,火起来全靠粉丝心疼。

这些人和这些言论,和他们计较吧,太掉价;不计较吧,又怪膈应。

所以苏哲才想用小号发表《南山南》,打算用实际成绩破除一切诋毁,反正这首歌在他看来质量一般般,没火就当扔了,也不心疼。

其实这种操作在音乐圈并不算罕见,某苏泷,某荣浩等等都干过,属于某些原创歌手的小癖好。

文学界这种事儿更常见,且不说写网文的人均一堆马甲,哪怕周树人先生,也不光鲁迅这一个笔名。

但是苏哲万万没有想到,胡震东利欲熏心,竟然敢冒充他的小号。

之前还没有明着承认,苏哲才没有揭穿,现在直接跳脸了,还在一些通稿里悄悄踩苏哲——

毕竟《南山南》最耀眼的成绩就是连续击败苏哲,胡震东又补位苏哲成为嘉宾,很难不捧一踩一。

这让苏哲感到很可笑。

但他没有贸然反击,而是将事情告诉了严喜玲。

严喜玲听到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你才是养老院诗人?《南山南》是你写的?”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