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红历九年(2/3)

探春这个隔了肚皮的便宜女儿,对王夫人这个嫡母来说,就是一块可以终身收割的玫瑰花田,是一枚掌控在她手心的棋子,随时可以当成筹码押注,输了不伤筋骨,赢了就是意外之喜。

一本万利。

探春生为女儿,是她的不幸,也是她的幸运。

真要托生成了男儿,稳稳又是一个“小冻猫子”。

王夫人对庶子的磋磨和打压,从呱呱落地就开始,除非是穿越人“生而知之”,懵懂孩童只能沉沦。

贾环之所以成了王夫人的眼中钉,就是因为他动了贾宝玉碗里的奶酪。

他是来分奶酪的人。

探春分不了奶酪,她自己就是“奶酪”。

她能说出“我但凡是个男人”这种话,就注定她共情不了贾环。

贾寰穿书之后的这半年,渐渐在荣国府中崭露头角,跟王夫人的关系也愈发紧张,探春始终站在王夫人那边,对他这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漠然以对。

赵姨娘气不过,骂了她好几次。

贾寰十分淡定。

托生在谁肚子里没法选,跟谁托生在同一个肚子里,也没法选。

探春不待见他,他也不待见探春,相看两厌,各自远着挺好的。

他借着黛玉入府的机会,一身华服金冠在荣庆堂亮了相,把贾母气得不轻,冠礼大概是没指望了。

回到东小院后,他静候赖大家的过来收走衣冠,人却始终没来。

针线上的嬷嬷们再次登门,说得了老爷的令,再给他裁两身出门穿的好衣裳,春衫也要提前预备上。

贾寰受宠若惊。

贾政向来不关心内宅琐事,忽然插手,必有个缘故。

答案很快揭晓。

说是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子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皇子世子入学陪侍,充为贵人赞善伴读之职。③

新帝登基已数年,权柄渐稳,此番既要采选妃嫔宫女,又要给皇子和王府世子们选伴读。

贾家自诩“诗礼簪缨之族”,已经送了一个元春入宫,又想着再送一个儿孙入宫,做皇子们的伴读。

贾家光耀门庭之心迫切,奈何子孙不肖,也不旺。

荣宁二府都算上,适龄的就只有贾宝玉、贾环、贾琮和贾兰四人。

每个人的短板都很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