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巴林(6K22/27)(1/4)

虽然进入T1之后秦淼的驾驶风格就逐渐趋于保守,一边适应驾驶F1的感觉,一边熟悉这台车的性能。

尽管有人车合一的技能打底,但是就算是有了个新身体,你对这个身体的操控没问题,但是你也总得有对这个身体逐渐适应的过程不是?

一个简单的出场圈之后,秦淼开始加快了速度。

但毕竟只是测试,秦淼并没有推得很极限,就只是在车队的要求下跑数据。

而一台车在赛道上跑的时候,梅奔其他的车组工作人员这个时候也都会集中在一起,看着秦淼的赛车数据变化,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托托。

这算是秦淼第一次在赛道上驾驶梅奔的赛车,不论是秦淼还是梅奔车队的其他人都希望秦淼驾驶的时候稳当点儿,不论是为了秦淼的自信心还是为了车着想。

第一圈下来秦淼的驾驶中规中矩,速度一般,在此时的圈速排行榜上也就只是排在第十三而已。

懂行的人都知道,现在只是冬季测试阶段,这个阶段车队都不会将自己的底牌给掏出来,甚至可能会出现一支车队冬测阶段的赛车和正赛阶段的赛车气动布局完全不同的情况。

所以对于冬测,大部份老观众也就是看个热闹,有些老观众甚至看都不看,毕竟冬测对于观众来说确实有些无聊。

不过今年在一个神秘的东方古国,观看练习赛的人比起往年来说翻了十几倍。

由于秦淼在F1的异军突起,他刚刚被宣布成为中国第一个F1车手的时候,这条消息在微博热搜榜上挂了三天才下来。

以至于不少以前只是知道F1这项运动,但是基本上对此没什么了解的人也开始对这项运动有了兴趣,并且关注了起来。

而看到了秦淼第一圈做出来的成绩之后,不少比较暴躁的萌新们就在贴吧开始了自己的质疑。

当然了,这些啥都不懂就开始质疑的车迷们终归会在老车迷的鄙视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完成了第一圈之后,TR之中响起弗兰奇的声音:“速度不错,继续保持,如果可以的话在可控的范围内逐渐提升自己的圈速,但是主要还是保证不出现失误,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拿到足够多的测试数据。”

“收到。”

秦淼在自己的TR之中回答。

第二圈,秦淼开始根据模拟器上的一些数据试探这台车的刹车点,不过刹车的地方比他在模拟器上练习时的刹车点早了至少25米。

因为秦淼的调整,他第二圈的速度比第一圈快了秒,同时他也开始逐渐习惯了过弯时比F2更高的G力。

第三圈,更加深入地试探刹车点,秦淼的速度比第一圈快了秒,逐渐开始习惯刹车时被安全带勒住的感觉。

第四圈,过弯的时候开始尝试压上一些对速度损失不大的路肩,秦淼的速度比第一圈快了秒。

同时,车队的TR之中有了新的指令:“驾驶得激烈一点,尽可能地多用掉一些轮胎。”

……

秦淼一套中性胎一共在赛道上跑了十三圈。

十三圈并没有到轮胎的磨损极限,但是十三圈的数据已经够车队依照秦淼此时轮胎的损耗,估算秦淼后续轮胎的磨损情况了。

将车驶入维修区通道,将维修区限速的按钮打开,秦淼保持车速驶入了自己车队的停车位置。

没有换胎啥的,到地方了之后秦淼直接被前后千斤顶给顶了起来,两个滑轮组放进了赛车底部,随后秦淼的赛车被推到了P房里面。

停下来之后,弗兰奇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开始问秦淼问题:“车辆在过弯时的一致性怎么样?有没有出现第一次过弯转向不足,第二次又转向过度?轮胎的损耗除了带来抓地力不足以及牵引力降低的状态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问题?……”

秦淼摘掉自己的头枕和头盔,一边用车队给准备的毛巾擦汗一边按照自己刚刚在赛场上那十三圈的感受开始回答秦淼的问题。

但是将自己的反馈都交给了车队之后,秦淼还反馈了一下MGU-K的问题。

在秦淼的感觉之中,自己的MGU-K充能效果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在人车合一技能卡的作用之下,秦淼感觉自己的充能效率只有百分之80左右,而且磨损速度也过快了。

将自己的感觉和弗兰奇说了说之后,弗兰奇将秦淼的问题给记了下来,表示等会儿就让负责MGU-K数据的工作人员将秦淼赛车刚刚的数据和预期数据拿去做比较。

而和弗兰奇沟通自己在赛场上获得数据的这段时间,秦淼的赛车又被车队用屏风挡住了,后引擎盖再次被掀起来。

技师们一边检查秦淼赛车跑完之后的磨损情况,一边将秦淼赛车传感器上的数据导出来。

整个冬测期间差不多都是这种工作状态。

定下目标,然后车手上赛道开始跑数据,跑完数据之后回来反馈,发现问题就记下来,有什么异常的地方也记下来,现场检查,实在没办法解决就留到冬测结束之后回到布拉克利解决。

如果说整个冬测期间赛车的数据不论是误差还是别的什么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话,那么负责测量和记录轮胎数据的部门就是最摸不着头脑的那个。

因为秦淼的轮胎磨损数据太逆天了,不和其他车队的车手比,就和秦淼的队友老汉比,秦淼的轮胎磨损比老汉的少了30%左右。

这虽然是秦淼有意保胎,而且速度并没有老汉快的结果,但是秦淼的数据看得托托一度以为自己车队今年的赛车开发出了什么黑科技,或者秦淼给倍耐力塞钱了,让他们给秦淼的轮胎特意调整过配方。

但是看过了老汉的轮胎磨损数据之后托托又打消了自己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总而言之,超过4个小时的工作下来,梅奔车队的收获不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部分数据。

同时在秦淼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度过了车队给他的第一重考验。

中午短暂地休息了一会儿,又开了个简短的会议,下午测试继续。

值得一提的是,托托发现秦淼在下午的测试之中逐渐熟悉了W12,速度也是在轮胎和燃油损耗不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快,明显是已经找到了感觉,以及这台车在赛道上的最佳行进路线,圈速也一度爬到了现在总排行榜的第三。

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托托紧急叫停,把秦淼给喊了回来,又是让他慢点,又是给他车上又额外多加了10公斤的配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