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五章 关于交朋友(2/3)

海棠眨了眨眼:“卫学吗?哥哥要入卫学读书?”

海礁当然要入卫学读书。虽然海家有好老师,但海礁上学的事,早在肃州城就提出来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当时并未成行。如今海家已经到了长安,各方面条件都比肃州城强许多,海西崖又怎会继续让孙子留在家里闭门读书呢?去卫学不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结交更多朋友,开拓人脉,又能锻炼孙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海西崖是断不会改变想法的。

只是海棠听了谢文载的话,不免要为自家兄长掬一把同情之泪了。将来海礁想要象现在这样,爱上哪儿上哪儿,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爱查谁就查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长安的卫学,听说功课并不轻松。况且海西崖与谢文载、曹耕云、陆栢年几位长辈都不可能容忍海礁混日子的。而他若想在学业上有突出表现,不多花点功夫可不行。

海礁毕竟是位离开了书本二十多年、近两年才重新捡起功课的“大龄”失学少年,在文化课方面底子薄得很。

海棠努力掩饰自己脸上的古怪表情,借着“卫学”这个话题,转而提起了海长安去长安后卫执教一事。

谢文载果然早就知情:“我在国公爷面前略提了一提,国公爷便立刻发话命人安排去了。其实镇国公府并不在意长安和他父亲。明眼人都知道他俩是被常氏家族踢出来做弃子的,为难他们,又不会让常家人难受半分。只是有些人心思窄些,才会迁怒而已。若是国公爷在意,当年长安的父亲就不会在长安当那么久的官了。不过世人多愚昧,镇国公府又不能到处宣扬自己的想法,才让长安拘谨了这么久。如今给他安排一份教职,想必周氏族人与外人都能明白国公爷的意思了。正好长安箭术高明,他去卫学执教,也能为西北边军多培养出几个神箭手来。”

海棠笑道:“二叔可高兴了,二婶都欢喜得哭了呢!二叔说,十分敬佩镇国公,说他品行为人胜过常家人百倍!”

谢文载不由失笑:“这是当然的。常家人的品行……”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只道,“长安回长安后一直沉默,除了几家熟悉的亲友,几乎不见外人。我也知道他有心结,不好多劝。如今镇国公府发了话,他便不需要再想太多了。年纪轻轻,又风华正茂的,困在家里无所事事,岂不可惜?他有了差事,每天忙碌一些,也能少胡思乱想。若他在卫学做出了成绩,也不是非得死守一个射科教习之位,往上升一升,亦有望正式进入仕途。他毕竟是世宦大族之后,他父亲又那般有才华,总不能埋没了吧?哪怕是为日后儿孙的前程着想,他也该重新振作起来了。”

至于常家那边,长安地界上还是周家人做主的,常家还没本事搞出什么大事来。再说了,如今常家光是帮纪王打发那位野心勃勃的纪王世子,就已经够劳神的了,哪里还有闲心来管远在西北的小小弃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