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破案了(2/2)

反正这种伪装淑女的行为,她们都挺看不惯的,更觉得她动不动就花钱去显摆自己嫁妆丰厚的作派很败家。

装模作样地骗人好感,就算一时骗到了高门大户的子弟,将来嫁进别人家,总有原形毕露的一天,难不成还能骗一辈子?若要伪装一辈子,才能获得夫婿公婆的欢心,那这个女子也太可怜了。

整天显摆自己有钱更是愚蠢,这是生怕别人不来算计她的银子?

马氏叹道:“其实周氏族里听说这些事后,也曾劝过马老夫人,让闺女收敛些,至少别太败家了,叫人疑心周家的银子是从哪里来的。朝廷后来克扣西北军银,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跟周淑仪的败家名声脱不了干系。马老夫人倒是整天宣扬自个儿陪嫁丰厚,女儿才有底气乱花钱,可那又有什么用?京中那些对周家不怀好意的人,又不会因为她一个从不去京城的老太太说两句话,就真的放过周家了。”

近二十年来马老夫人不停打发人往京城送钱送物,仿佛定要保住女儿有钱的人设似的,看起来就象是个无脑护女的慈母,然而女儿出嫁前后,她的种种做法又不象是真心疼爱女儿的样子。

因为她没有前往京城为女儿送嫁,而是让丈夫带着继子去了。在此之后十多年里,她也没有去过一回京城,看望女儿与外孙、外孙女。

周淑仪的夫婿曾二老爷不如兄长有出息,靠恩荫进了国子监,又以监生身份授了官,在一处清闲衙门里任闲职,既不外放做地方亲民官,也没打算在仕途上努力,就是混日子罢了。可正因为他一直有官职在身,没有离开京城的机会,周淑仪便也跟着留在京城,没有回长安省过一回亲。她出嫁后唯一一次回娘家,是在父亲去世后,她带着儿女回长安奔丧,而且只逗留了不到半个月就回去了。

周淑仪出嫁前与母亲的亲密,与出嫁后与母亲的疏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只不过,她们母女间常有书信往来,也会派心腹互送东西,倒不象是关系不好的样子。这就更让人疑惑,她们母女怎会舍得这么多年光通信不见面的?

海棠听到这里,忍不住再打断了马氏的话:“阿奶,这些是姨奶奶告诉您的吗?”周马氏的公公去世时,海家已经去了肃州吧?相隔两千里路,马氏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马氏轻哼一声:“额自然有法子打听去!”

其实消息是从顾夫人那儿打听来的。顾将军本就是周家表亲,西北驿路发达,他夫人与周家女眷们联系密切。马老夫人与周淑仪在周氏宗族中也是显眼的人物,自然有人会谈论她们的事迹。马氏还知道周淑仪在婆家不大受待见呢!

这倒不是她暴露了真面目的缘故。据说她一直在京城维持着贤淑形象,没什么人说她霸道专横的,只有人说她是个壕。她嫁人后很快就生下了长子,相比之下颍川侯与夫人成婚多年都未有子嗣,便有消息说她有意将儿子过继给颍川侯,以免侯府爵位后继无人。

直到颍川侯夫人生下长子为止,这种传言就没消失过。颍川侯夫妇面对有心图谋爵位的弟媳妇,又怎么可能待见得起来呢?

海棠听到这里,暗叹一声又破案了。

上辈子颍川侯世子死在甘州,颍川侯之所以会将周家视作仇敌,该不会是因为周淑仪对爵位的图谋,而误会了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