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小校场(2/3)

如今孙永禄走了。甘州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道是兵部那边下了文书,给他定了个不大不小的罪名,免职召回了京城。他庇护胡人奸细的事迹早已传遍大西北,哪怕事后辩解说不是有意,事先并不知情,仅是“失察”,名声也很难听。边军上下都不乐意跟这种糊涂人共事,他已经不可能在边军有所成就了。孙阁老只得把他召回去,先低调躲两年羞,等事过境迁了,再另行补缺。不过他在皇帝那边的印象大坏,将来就算能在军中东山再起,估计也是庸碌度日,不可能掌握实权的。西北边军都松了口气,要处置他留下来的东西,也少了顾虑。

卫所分派给孙永禄的官署直接收回去就行,日后有人来补缺,也可以继续分派给后者居住。但这处小校场,卫所的将军们考虑到它原本是有主的,而且还是原主人祖宅所在,因此打算等问过原主人的意思再说。

原主人那年被迫卖掉祖宅与作坊之后,生怕会被孙永禄为难,就合家搬离了肃州,在沙州那边定居了。如今朝廷下令迁居瓜沙二州的大楚百姓入关安置,土地原主人听说孙永禄的消息后,想必也是要回来的。等他回到肃州,将军们会先问过他,是否要重建故居,合家搬回去住。如果他放弃,卫所才会将这小校场充作公用。

在那之前,小校场就空在了那里。前些日子瓜州第二批移民抵达后,还曾一度被用来安置一帮来历有些说不清楚的青壮,等到所有人的身份都被查清查明之后,方才分流开去,将小校场重新腾空。

海长安今日出门访友,偶然路过这处小校场,发现有几个熟悉的武官在那儿练马,就过去打听了一下,得知它如今是闲置状态,卫所属官或是本地衙门的官员家眷、部属都可以借用,就赶紧回家报信儿了。

他对海棠说:“那小校场离咱们家也就是两条街的距离,走路只需一炷香的功夫,来往很是方便。你哥哥可以借用卫所的校场练马,但要跟别人挤,还不如挪到那小校场去呢。你也跟着去,先学会上下马与骑马慢行。等你再大两岁,个子也长高了,再学跑马也不迟。”

海棠自然没有异议:“那咱们几时过去?今儿就去吧?”

海长安想了想:“行。如今去小校场练马的人不多,咱们吃过午饭歇一歇,就早点儿过去,省得消息传开以后,人多了挤。”至于大侄子海礁那边,就得看他时间方不方便了。他功课忙,每天还要往卫所去,恐怕要等到傍晚回家后,才能挤得出时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