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登顶影史第一人!(1/3)

王权的个人成就确实让人羡慕,陈思程想做中戏王权,陈哲艺也希望能成为新加坡大卫王,当然,他只想要大卫王获奖无数的那一部分。

陈哲艺很年轻,只比王权大一岁,07年他的短片《阿嬷》被王权选中送去了戛纳大舞台,并最终收获了短片金棕榈,这让他成为新加坡电影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奥斯卡舞台上得奖无数的王权不仅是他的伯乐,也是他追寻的终极目标。

只可惜王权导演现在醉心于高票房的商业片,一部《鬼吹灯》在他看来是王权的堕落。

不过当得知王权要来新加坡宣传电影,他还是通过关系买到了那一场的票,第一次见到了王权本人。

他认识王权,但王权应该不认识自己,当得到了一个站起来发问的机会,陈哲艺也没有自我介绍,直接问,“大卫导演你在商业片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人,仅次于斯皮尔格伯,奥斯卡也拿到手软,那么请问,您打算一直拍商业片吗?”

“商业片会一直拍下来,电影能够盈利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中间可能会做一些其他尝试,比如对社会议题,人性深处的挖掘等等。”当然,两男一女嘴对嘴传递冰块这种东西他应该不会拍。

听到这个答案,陈哲艺稍感欣慰,“那到时候你会参加戛纳这些影展吗?”

王权耸耸肩,“这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啊,还要看是否对人家的胃口,如果有幸,我当然愿意。”

互联网时代,这条新闻很快就传到了欧洲,戛纳的吉尔斯·雅各布,威尼斯的马可·穆勒,柏林的迪特·考斯里克纷纷通过媒体或者私下里表达了对王权的欢迎。

虽然王权除了早期的《朱诺》外,就没参加过A类国际电影节,但没人怀疑他这样的天才能不能拍出优秀的艺术佳作,哪怕《盗梦空间》那样的商业片典范,艺术思想含量也非常高,上映那一年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庄子》热。

而且他和欧洲三大也早有渊源,给柏林做过评委,给戛纳当过选片人,短片曾参加威尼斯并获奖。

王权刚刚放下戛纳电影节主席雅各布的电话,然后换了个姿势,新垣结衣和佐佐木希对视一眼后也交换了位置。

霓虹要等到九月才能看到《鬼吹灯》,身为王权影迷的两女等不及了,本来想去香江看电影,后来跟王权打了一通电话,当时王权在曼谷,于是让她们来新加坡好了。

看电影是一方面,王权也好久没有中日友好交流了。

为了这一晚,王权还放了娜札的鸽子,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今晚两人是分房睡的。

至于李兵兵,他就直说自己有约了,相信冰冰姐可以理解的。

冰冰姐确实可以理解,但她误解了。

王权有约,她还以为是跟娜札呢。

当初在西疆的片场她就知道这两人的关系了,然而晚上她去酒店的餐厅吃饭,竟然遇到了形单影只的娜札,哦,看来王导哪怕是在新加坡也不乏好朋友啊。

所以到底是谁呢?范文芳?郭妃丽?还是孙艳姿?

正想着,娜札已经看到了自己,于是李兵兵上前跟她同坐一桌,之后见娜札想要去看望据说身体不舒服的王权,她还拉着娜札去逛街,以大姐姐的姿态给她买了几件礼物,也算是帮王权拖延时间。

娜札觉得人家对自己这么好,应该表示表示,于是把两人的合影发到了微博上,还秀了李兵兵送给自己的礼物。

她的好师姐景恬此时刚刚参加完《鬼吹灯》的一个宣传活动,正在后台看微博,看到娜札香江、泰国、新加坡一路游玩过去,羡慕的不得了,于是忍不住跟旁边的刘师师吐槽权导不公。

两人都是被留在国内宣传的配角。

刘师师倒是看得开,“权导不是说了吗,去拉美宣传的时候带上我们。”

“啊,跟你说了?”景恬一脸意外。

刘师师更意外,“啊,没,没跟伱说?”

景恬一脸郁闷,“果然只有两分钟戏份的我连拉美都不配,估计只有去非洲才能想到我了吧。”

刘师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景恬了,恰好这时候杨蜜打来电话。

“啊,蜜蜜,你杀青了!对对,我们也在魔都!”随即刘师师看了景恬一眼,“我现在跟景恬在一起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