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廓尔喀(2/3)

东非在图盖拉河一线部署了大量火炮,机枪等武器,火力密度远超英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遇到的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英国在纳塔尔殖民地的军队主要以印度兵为主,之前英军主力已经被英军总司令罗伯茨伯爵带调到了莫桑比克地区,这也包括很多重武器也优先供应莫桑比克。

所以纳塔尔虽然兵力多,武器优势却并不是太大,当然,即便是这样,在用量上纳塔尔殖民地的英军火炮数量也是东非的三倍左右。

但是现在东非是防守方,主要目的是为了干扰英军的渡河计划,所以火力优势转化并不显著。

“把我们师的所有火炮,包括其他印度步兵师的能炸的都拉到河边,我们必须压制东非人的火力,给渡河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还有,前几次渡河一个巨大失败点就是印度人扰乱军心,这次渡河让我们的人还有廓尔喀人带头,如果再有印度人当逃兵直接就地正法,尸体扔到图盖拉河里!”

英军师长罗斯特咬牙切齿的说道,虽然东非实力不弱,但这不是己方失败的理由,毕竟对面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而纳塔尔这边可是有一个英军师还有三個印度师,数倍于敌人的火力和兵力,居然拿不下小小的东非步兵旅,简直把帝国的脸都丢尽了。

所以罗斯特把这种结果归咎到作为冲锋的炮灰部队印度军队的头上,在罗斯特看来,就是印度军人天生缺乏勇气才导致前几次行动功亏一篑。

当然,罗斯特的甩锅也算甩到了正确的点子上,印度仆从军的问题确实很大,就以最“优异”的第三次渡河行动而言。

印度仆从军都没有过河的三分之一,就发生了崩溃,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图盖拉河平均宽度才百米左右,狭窄的地方也就二十多米,这点距离一个不注意可能船就过去了。

所以印度人的战斗意志太过薄弱,罗斯特自认为是一个性格比较平和的人,也被印度人的表现气的够呛。

当然,对于罗斯特的指责,印度人是不承认的,几个印度军官都推卸为“东非火力强大”。

实际上在火力上,罗斯特的部队是压制住东非炮火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人的话在罗斯特耳中都是“狡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