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凯旋(1/2)

!--go--

?

在返回九原城的路上,项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石磊屠杀匈奴俘虏的事,他已经严令全军不许向任何人提起在峡谷内发生的事情。

若是有人追究夏军将八万匈奴人困在峡谷内却没带回一个俘虏的事,项烨想到的解释是战斗太过‘激’烈,匈奴人抵抗顽强,最后全部战死。

回到九原城之后,项烨才知道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他和石磊受到了九原军民最热情的迎接。

除了执勤的兵士无法离开岗位,在知道夏军初战告捷重创匈奴王庭主力的消息后,整个九原城沸腾了。

男‘女’老幼全都涌到城‘门’口,其中还有许多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这些年轻‘妇’‘女’在看到项烨和石磊骑着战马走向城‘门’口的时候,她们都会轻轻攥攥怀里孩子的小手,巴不得孩子们快些长大,也能像他们的大王和武威将军一样上阵斩杀一直欺负他们的匈奴人。

当项烨和石磊骑着马从平民们面前走过时,平民们欢叫着向他们挥手,他们也微笑着朝平民们挥手问候。

九原城的平民自发的组织了起来,城内到处都是锣鼓声和人民庆祝‘阴’山打劫的而‘吟’唱的歌声。

“看来我先前的担心完全没必要。”项烨骑在马背上,一边对路两侧的平民挥手致意一边低声对身旁的石磊小声说道:“他们好像根本不关心我们有没有带回俘虏,他们只关心这一仗我们到底有没有打胜。”

石磊嘴角牵了牵,冷冷的一笑说道:“他们没有理由去关心俘虏,九原城的居民里,几乎每一家都有亲人死在匈奴人的手里,他们恨透了匈奴人,别说我只杀了这么几万人,就算我把整个匈奴全都屠了,也不会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凶残。”

项烨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声。

不同民族之间的仇恨历来就有,这不只是夏人和匈奴人之间才有的仇恨。匈奴人与中原人原本就是同宗,匈奴人不过是夏朝灭亡时逃亡到草原上的夏桀后裔,他们保持了不同于中原人的习俗和生活习惯,才渐渐与中原人分离形成了匈奴。

自从匈奴出现以来,一直与中原战‘乱’不断,秦始皇当年修建长城主要也是为了防范匈奴,由此可见,匈奴早已忘记了他们也曾是华夏子孙,他们早成了威胁中原人生存的戎狄势力。

进城之后,项烨在二虎等人的护卫下朝着王宫方向走去,石磊则领着刚刚打了胜仗的武威营返回他们的驻地。

还没到午‘门’,项烨就远远的看到一大群人站在‘门’外等着迎接他,在这些人中他看见一个火红的身影。

那身影十分熟悉,看起来让项烨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只是他离午‘门’距离太远,一时还看不出穿着红衣服的是什么人。

“恭贺夏王大破匈奴凯旋归来!”项烨刚到午‘门’,一大群前来迎接的大臣就跪伏在地上高声向他道贺。

“大家都起来吧!”项烨微微一笑,对大臣们虚抬了一下手说道:“丞相有没有来?”

“臣在此恭候多时了!”项烨话音刚落,吴忧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站到他面前深深一揖说道:“大王不在的这两日,有一位故人前来探望,此时也在这里。”

项烨皱了皱眉头,向四下张望了一会。刚才还能看见的红衣人已经不见了,周围只有一群身穿夏国朝服的官员。

“故人?在哪里?”看了一圈,除了官员们,项烨并没有看到什么所谓的熟人,有些不耐烦的对吴忧说道:“到底是谁?你让他快些来见我,我刚打完仗,乏的很,没有时间跟他藏猫猫!”

见项烨现出了不耐烦的神情,吴忧微微一笑对大臣们说道:“各位让一让,给偃夫人让条路。”

大臣们以吴忧所站的位置为中线纷纷向两侧靠去,片刻之后便让出了一条通路。

通路的尽头,‘蒙’苏和项清并排站在一起朝着项烨微笑着给项烨行了个嫔妃礼,在她们身后站着的是一个身穿赤红衣服的‘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