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出发前的整编(1)(3/5)

“寿亭大哥!想不想看炮击训练?”

二爷又用汉语问陈寿亭,现场观看火炮实验炮击可是很难得的。

“那走着?今天咱也开开眼!不过~~~我说,张大都督,就你设计的那小铁桶能打远吗?我怎么看着那么不靠谱呢!”

陈寿亭在来天津的船上是见过迫击炮的,当时他并不知道那是火炮,这很是超出了他对火炮的认知。甭说他了,就是世界各国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壕战的发展,迫击炮的曲射优点才开始被各国所重视,各国军队才开始有限的装备了一些,并在战争中得到了使用。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

但这时的迫击炮弹是很原始的,并不像后世那样变态的杀伤力。

二爷重点剽窃的就是迫击炮的炮弹。迫击炮的炮身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最起码没有任何不可跨越的技术障碍,任何国家都会制造,关键的就是迫击炮弹。

二爷为什么最先拿出迫击炮生产?那是因为他发现,这时代的重机枪最远有效射击距离是5000米,虽然5000米对于人眼来说,那就是不可控的漫射,但也说不准瞎猫碰上死耗子。

而希特勒电锯的精准有效射击距离是1200-1500米,所以二爷为了倪补自己部队的火力空白,拿出了一款射击距离5000多米的小型步兵支援迫击炮。

而二爷这货剽窃的就是他前世曾经亲自操作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最著名的轻型迫击炮—PP93型60毫米远程迫击炮,其口径毫米;全炮重公斤,一个人就能扛着跑;配套的人员杀伤榴弹,是内部镶嵌有上万颗钢珠的爆破榴弹,每发重千克;有效杀伤半径米;最大射程5564米;最大射速20发/分钟。

看见它的恐怖了吧!杀伤半径米,也就说在落地爆炸时,上万颗钢珠无差别暴击直径35米圆周内的一切人员及设备。

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火力大、射程远、机动性好等优点。其各项战技指标已超过前世世界同类水平。它在当时就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唯一让二爷不满的是,民国这时爆破杀伤用的钢珠需要进口,民国国内没有能生产钢珠的厂商。

二爷无力的吐槽~~~真是太阳狗了!但,好在能从各大洋行买到不同直径的钢珠,因为它不在禁止出口之列。

所以二爷通过分散下单的方式订购了1000多吨的各类尺寸钢珠,弄的各洋行的买办们莫名其妙,不明白二爷订购这么多小尺寸的钢珠有什么用。

他们哪里知道这钢珠是最恐怖的杀人利器,这个时代的人员杀伤榴弹主要还是靠弹壳破片或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杀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