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0【我刘延年必为研究荀子的当世大儒】(1/4)

西方有社会契约论,荀子也有一套契约论。

他把国家、社会、个人需要遵循的东西,包括制度、礼仪、道德、律法、风俗,通通归纳为“名”。

而“名”不是强加的,必须约定俗成。

说白了,就是一切法律道德制度,都需要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相当于订立了一个社会契约!

所有人都遵守契约,社会就能安定发展。

社会契约定下之后,应该以权势来统治人民,用正能量引导人民,用命令来指挥人民,用言语来教化人民,用刑法来惩治人民。

如果有人失约,必须制止和矫正,包括君主在内也不能失约。

否则的话,这套契约就会慢慢作废,国家和社会就要陷入混乱。

信立而霸!

对内取信于人民、对外取信于他国,就可以富国强兵而称霸。这也是在遵守契约。

只知道取信他国,却失信于人民,霸业必败。

如果既失信于人民,也失信于他国,这个国家迟早完蛋。

进阶版是:义立而王!

从这个进阶版可以看出,荀子跟法家真的有本质区别。

他说国家制定礼法,应该是义礼、义法。

如果制定违反道德人性的礼法,就算能短期内富国强兵,也必然不可能长久。

其实就是在讨论社会契约的正当性和适应性。

如果当前的社会契约,失去了正当性和适应性,就会导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荀子这句话,对朱铭非常有利。

即之前的君主因失约而完蛋,就有新的英明君主建立国家。这位新君必然遵循一些旧制度,同时又会建立一套新制度,让国家和社会再次运转起来。

相当于新君与人民重签契约。

荀子还强调在“法先王”的基础上“法后王”,即遵循上古圣王的基本道德规范,再学习后世历代君主的成功经验。

不要一味模仿上古,要随着时代发展,制定一套适合当下的规则!

而且,荀子还主张:王霸并举、义利并举、礼法并举。

这些东西,朱铭太喜欢了。

……

刘延年尽量挺直腰杆离开皇宫,他在万念俱灰的同时,隐约间又有点踌躇满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