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7【白胜回大明乡】(1/2)

第852章 0847【白胜回大明乡】

大朝会。

朱铭点名询问礼部尚书:“丁忧为何要三年?”

胡安国回答:“并非三年,而是二十七个月。父母过世一周年,孝子当在次月举行小祥之祭。父母过世两周年,孝子当在次月举行大祥之祭。之后再隔一月,举行除服之祭。拢共二十七月,则守制结束。”

朱铭又问:“小祥之祭是怎样的?”

胡安国回答:“孝子可渐除丧服,换上吉服。小祥以后,孝子方可吃蔬果。”

朱铭再问:“大祥之祭是怎样的?”

张林摇头道:“早就不是了,现在这位是老山长的侄子。”

突然,一个中年地主,带着妻儿赶来迎接:“小民张林,拜见白……白将军。”

即便是那些近几年搬来的山民,也都分到了可以种玉米的坡地,顺便再佃耕一些而已。

白胜哈哈大笑,拉着此人的手说:“张三,陛下可还记得你,让俺给伱捎来两匹漳绒。这漳绒可是好东西,就连京城也少见,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胡安国道:“君王乃天下之主,方能以日代月。臣子万万不能如此,实属僭越了。”

所以说,这玩意儿能改。

顺便传达追封圣旨,老白员外的坟墓,可以按正四品官员的规模修建。

沿途官员,热情备至,都想趁机讨好这个侍卫统领。

张林介绍情况说:“乡民其实变少了,那些混得好的,全家都搬去外地,连老家的地都卖了。也有一些穷困山民,听说改朝换代,赋税没那么高,而且下山就能分田,他们自发从山里出来。要不是有这些山民补充,俺招佃户和茶工都招不齐。”

白胜接到一个差事,代表太上皇、太上皇后和皇帝,前去西乡县上白村吊唁老白员外。

而且,皇帝一意孤行改革守丧时间,官员们执行起来也摆脱了不孝之嫌。

都什么年代了?

官职最大的是张广道和梁异,前者现在是国公,后者执掌通政院。

对了,白胜这次也有爵位,啥都没干就捞到一个伯爵。

张林说道:“托陛下的福。还有个儿子在读县学,等再大些就送去洋州书院。闵山长早就答应收下,指不定今后还能考进士。”

“谁还反对?”

你要守礼是吧?

张林笑道:“沿途税卡都取消了,汉江来往的商船变多。这里又是龙兴之地,商贾喜欢在大明乡停靠,说是沾点运气能够发财。镇上的客栈,陛下送给了田二爷,那客栈经常被商人住满。”

朱铭突然坐直,问道:“也就是说,父母故去一周年,孝子才能吃蔬果;父母故去两周年,孝子才能在饭菜中加调味品。”

中午在张林家吃了顿饭,田二的儿子、儿媳也来拜见。

白胜在镇上溜达一圈,竟然找不到多少熟面孔。

怎么可能严格遵守那种礼制。

白胜还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给自己的父母修缮坟茔。扩建祖宅则暂时没有必要,等哪个不成器的儿子长大再说,如果无法做官就扔回老家守祖宅。

山下就有土地,谁跑去山上住啊?

下午,白胜兴冲冲去爬山,想看看当年的黑风寨。

胡安国道:“然也。”

张林就是当初卖米给朱家父子的店铺伙计,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官职和爵位,但却得到父子俩在大明乡的一座茶山、一处制茶作坊,以及大明村的三十亩水田。

“如果公务繁忙,亦可不必休息,服丧期满就回。”

“好!”

指不定哪天,就有熟人邻居传出消息,说这位在服丧时吃过蔬菜。

倒是黑风寨的半山腰,种满了大片的桐油树。

朱铭也懒得去纠缠,改口道:“那大臣就以月代年。父母亡故一月,即行小祥之祭。父母亡故两月,即行大祥之祭。中间隔一天,便可除服。也就是说,官员回家丁忧,时间定为两月零两天。”

自然无人反对,但又不方便说陛下圣明。

白胜猛然想起田二:“田二那厮却好久没见。”

张林说道:“田二爷做的是军需官,搬去湖州好些年了。前年回来了一趟,修缮祖坟又走,这客栈是他儿子在经营。”

虽然是借题发挥搞丁忧改革,但群臣还是对白崇彦有了新认识。这位虽然一直做地方官,但始终简在帝心啊,今后可万万不能得罪。 ……

群臣大眼瞪小眼,全在那里傻站傻坐着。

朱铭又说:“河南左布政使白崇彦,功劳卓著。其父亦为贤者,于国有功,追封通义大夫(正四品)。”

“父母亡故,心情肯定不好,可以再休息一阵。两月零两天用于服丧,剩下二十几天休养散心,凑足三个月即可回京到吏部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