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过暗河豁然开朗 遇交战真假难分(1/2)

app2;

所幸,暗河并不长。

黑暗之中,周归一的耳边水声四起,湿气扑面……约莫一刻钟左右,周归一睁开紧闭的双眼,才发现这一个小小的因为回流而形成的一池潭水。

潭水碧青,四周长满了桃树。

桃花灼灼,其色夭夭。

“桃花潭?”周归一陡然想起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对?仙居县里方才冬季,春节都不曾到来,怎么样会到春天呢?是时间倒转了,还是快速正转了?

正疑惑间,那独木舟缓缓地靠在了岸边一处石阶旁。所谓的石阶,也不过是一些乱石天然形成的台阶状。

周归一抱好衣物,舍舟而上。

石阶还算好走,慢慢地攀爬上去,眼前豁然开朗。再回首,那深潭平平静静,仿佛一面深嵌在山间的镜子;独木舟已不见踪影。

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得连周归一不敢确定自己到底到了哪里?

这里不是蜀州,蜀州的山上不曾有这么多成片成片的桃林;这里不是大宥,大宥的山岭极为瘦弱尖小,不似这里生生勃发;这里也不是大周,大周的山高险峻峭,乱石灰青。

难得这里是仙居的苦竹乡深处?

隐约间,周归一似乎听到了急促的鼓声。鼓声时急时缓,又间杂着呐喊声。

周归一分不清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将衣物裹成一团,背在身上,慢慢地往山下走去。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忽然间,“沙沙沙”春雨下了起来,周归一贪婪地吮吸着春雨。春雨的浇灌,让他饥饿的身体有了一些补充。

雨又停了,阳光明亮。

小蜜蜂在桃花丛中欢乐地忙碌,小鸟停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春天来了!”

终于,走到山下。

山下的情形却让他大吃一惊。有两队人马正面相对,摆开阵势,中间是一块空地,空地约足球场那么大。

左边的队伍中有一人骑在马上,脸色铁青,约莫二十来岁。此人身穿圆领长袖短衣,搭配紧身的花裤子,头上戴有高冠,冠向后背,并且向下卷,手持青铜戈,却没有佩戴头盔。

方小鱼?是方小鱼。周归一差点冲上前去。

不对,不可能。周归一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青铜戈是装有长柄的钩形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柄长一般约3米(六尺六寸),其基本功能为既可以勾割,又可以啄击。

右边队伍却有两人骑着高头大马,更是威风凛凛。两人上穿着大领衣,衣长盖住臀部,右衽,腰上竖着宽带,下身外穿着裙,长似过膝盖。胫扎裹腿,脸上穿着翘尖之鞋。衣之领口、襟缘、下缘、袖口缘有似刺绣之花边,腰带上也有刺绣。裙似百褶,也有绣纹。下着分裆裤,腹跨间有一大牛面纹。足穿高帮鞋。

这两人一老一少,手里均握着青铜长矛,长约一丈八尺。矛头呈尖叶形,刃部有双锋,下部是安柄的铜形銎,銎部两侧有环或孔,系有红缨。

啊,这怎么可能呢?这两人一个竟然是钟良,一个却是许之道?太相像了,简直一模一样。

周归一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感到事情十分蹊跷,不敢上前贸然相认,连忙躲进了一处草丛里,连忙起了一卦,得出《师》卦,其动爻说:长子率师,名正方顺,次子率师,兵败如山。

两支队伍的人数差不多,这些人或身穿圆领长袖连袴衣,下摆垂地,束腰索,衣服的样式简单无华,或是赤身露体或仅仅在腹前束一窄蔽膝,头盔、甲胄,手持长短殳。

这殳,是一种竹木制成的打击兵器,多用坚木削制而成,长丈许,上端有棱、尖,既可像木棒一样击扫,又可以挑刺。因其取材和制作均较简单,因此可以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

哦,原来是在拍摄电影或电视剧。周归一这么想着,心里也就释然了,便打算找人问问个究竟,或者讨口饭吃。

可是,周归一很快疑惑了。

既然是拍摄影视,怎么不见导演?不见摄像师?更不是见过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呢?

突然,左边的队伍擂响了战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