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生产过剩迫近(2/3)

“不用意外,我们国内现在是资本和生产双重过剩,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没发现这两年到我们这边的企业家比以前多了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人基本上都来源于河北和江浙发达地区。”

“无一不是以低价占领市场,拼价格的企业。现在价格战都打不动了,还不是产能过剩么?我提前布局了几年,所以在这边站稳了脚跟。”

“从一零年开始,经济会更加的困难。欧盟的很多成员国现在开始陷入债务危机,人陷入了债务危机,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本能的都会降低消费的欲望和能力。”

“国内好一点的企业,订单都是来源于欧美国家。他们的消费能力下降,我们企业的订单减少,国内的企业就会破产。企业破产,工人就要下岗,然后就是国内的消费能力下降……所以国内会出现很多刺激政策。”

“出口导向行的企业,绝大多数技术含量都不是很高。这些企业倒闭了,剩下的企业制造的产品价格会上升,欧美国家享受惯了廉价商品,他们的目标厂家就会转移……”

季东来说到这里不再言语,一抹不易察觉的光芒在李晓娟的眼睛里出现,季东来知道自己引导的足够了。

如果说到现在对方还不能理解自己的深意,对方活该一辈子打工。况且季东来刚刚还许诺了很多支持,从资金到一元制造的技术支持。

当然季东来有一件事还没说,一场针对中国廉价商品的风暴正在酝酿。一旦开始,很多中国企业会倒霉,那时候开始,大批的企业会对外出走。

欧美这种发达国家,欢迎的无一例外都是那种超级企业,例如福耀,中星,大众……这些企业能够给本地提供更多的岗位。

还能够带动足够多的本地中小微企业发展,所以优先考虑。

至于中国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无疑是这些国家努力限制或者说是一概不欢迎的,哪怕是非洲国家,也不喜欢中国的中小微企业。

早在九九年的时候,西方主流媒体就曾经正对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到欧美市场发展给与了严重的批评,很多人把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戏称为中国的夫妻店。

这样的企业,雇员几乎都是血亲,不会给任何一个外人半点机会,哪怕是这帮人是中国人。

更谈不上一个本地,说着不同语言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