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七十九章 用米国的经费搞研发(1/5)

    四九城内,科学院中,短暂叙旧之后,程诺就召集应用工程学院的众人前去开会。

    “什么,价值20万英镑的的无线电合同?!院长同志,您没有说错数字吧?”

    虽然名义上尼古拉·特斯拉是应用工程院的院长,但有程诺这位科学院院长在的地方,出于尊重,这些人更愿意直接称呼程诺为院长。

    可如今在听到程诺关于无线电合同的报价后,还是大吃一惊,激动者更是直接站起来询问。

    “院长同志,那可是20万英镑啊,咱们真的要去争取这笔订单吗?”

    程诺没有着急回答,端起旁边桌子上的茶慢慢品着,等到大家七嘴八舌把消息消化的差不多后,这才把茶杯放下,将目光投向特斯拉。

    显然,程诺想先听听这位应用工程院院长的看法。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人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波动方程,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站起来陈述观点时,竟然操持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但仔细想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以他个人的语言天赋,待在中国这么长时间了,又打算长期发展,学习新语言起来自然是不能以常人度量之。

    看到众人都被自己的话所吸引,特斯拉内心暗暗舒了一口气,随即说道:“在电磁场波动方程提出后的第23年,也就是1887年,德国人赫兹在实验中探测到电磁波,测定其传播速度,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

    此后,电磁波便开始应用于通讯联系,比如意大利人马可尼,毛熊国的波波夫,制成了无线电波发射、接收装置,并逐步扩大无线电波的通讯距离,也因此被各自国家称为‘无线电之父’。”

    国际上关于“无线电之父”的认定是有争议的,其中掺杂着一些意识形态之争。

    其中来自毛子的波波夫在1894年研制出了第一台实用无线电接收机,并于次年在彼得堡科学家物理分会上展示了他的发明。

    随后又隔了一年,波波夫利用自己制作的无线电收发信机,成功地进行了无线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无线电报,也因此被毛子认定为“无线电之父”。

    同时期的马可尼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无线电通讯设备,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并成功申请了“借助电脉冲传送信号的方法”的专利。

    后面马可尼进一步改进了通信设备和天线,实现了从法国到英格兰的首次国际无线信号传输,使无线电波穿越了大西洋,开创了人类无线电通讯的时代,并因此获得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很可惜的是,双方看似在同一个起跑线出发,又相继获得不错的成就,可惜波波夫的寿命太短,加之特殊的时代背景,差距不断扩大,到了特殊时期又成为了红蓝阵营互相攻击的武器。

    看到背景被介绍的差不多了,程诺站起来沉声道:“特斯拉先生说的很好,不过我这里要补充一点的是,波波夫式的国内了解不多,但马可尼火花式无线电报机早在北洋舰队引进来了,而这个就是我们接下来的主要对手。”

    工程院骨干之一的施金忍不住出声道:“这话是从何谈起?是跟这个20万英镑有关系吗?如果这样的话……”

    “如果这样的话会怎样?”看到许久未见的朋友,程诺的嘴角忍不住上扬:“该不会嫌少,看不上这20万英镑吧?刚好应了那句老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呐!”

    “先说好,这话是你这位院长同志说的,跟我可没半毛钱关系。”施金赶紧摇头,嘴里还念念有词道:“20万英镑,那可真是好大一笔钱,如果真能拿到手,那我们学院不仅自行车量产有经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