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二十章 独自自主的科研路线(1/2)

    “院长,你说人家都叫‘接触’和‘触媒’,为什么就咱们科学院叫‘催化’,是不是有点太特立独行了啊?”

    在一个不知名的下午,程诺像往常那样,在给化学院里的研究员上完课后,专门留了十五分钟,用来给大家答疑解惑,巩固基础。

    摊子越来越大,不用说前面的制碱,后面的制酸,单单就说眼下的合成氨,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化学研究员,以程诺几个人的力量,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况且硫酸铵(铔)只是化学肥料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将来无论是为了增产增收,还是保护环境,亦或者对抗智利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钠,是提炼氨、钾、钠、硫等肥料以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都需要增加化肥种类。

    归根到底,国内除了化学基础薄弱外,还缺少大量的化学人才。

    因此程诺除了整日在化肥厂技术攻关外,晚上还创办了一个夜校,除了程诺自己亲自教学外,还请到了化工老师傅、化学留学生等各类化学人才,共同编写化学教材,教授各类化学知识,从而达到批量培养学生的目的。

    想想后面抗日战争中,小鬼子丧尽天良对我们同胞使用化学武器,程诺心底的怒气都无法抑制,暗暗盘算,心底要提前做些什么。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院长,院长,院长?”

    “都是Catalysis,它不是‘接触作用’吗,为什么一定就要称之为催化呢?”

    还以为是程诺没听清,这位学生故意又重复问了几遍,眼中的好奇都快化成水流了下来。

    “咳咳,因为以上这两个词都太浅显了,不足以形容该反应。”程诺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清清嗓子郑重解释道:“催化剂是增加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中总标准吉布斯能变化的物质,这个过程叫作催化作用……”

    在后面的时间里,程诺将催化及催化剂的概念,一一和盘托出。

    其实真正要追溯催化技术的应用,不得不提到酿酒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起初古人以醴为原料,采用“嚼酒法”,将米咀嚼成浆,利用唾液中的淀粉酶发酵成酒。后来人们学会了用“曲”催化酿酒,这里的“曲”就是催化剂,由发酵剂和糖化剂等物质组成。

    对酒曲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尚书·说命》“若作酒醴,尔惟麴糵”,其中“麴糵”就是指酒曲。

    就中国而言,目前公认最早的酿酒技术起源于农业发轫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千多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酿酒的起源可能更久远。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利用催化剂的概念,有着五千年的历史。

    只可惜跟我们古代别的科技一样,只存在于实际上,无法上升到自然科学理论的高度。

    至于现代催化及催化剂概念,则要等到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这一理论才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直到20世纪末,才正式确定下来。

    程诺刚刚给学生讲的,便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修订之后的概念。

    顺着现代化学发展的脉搏,程诺在黑板上大书特书:

    “以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过程中形成不稳定的活性中间体这一化学现象为例,我们可以提出链反应机理假设,即

    Cl*+ H→ HCl + HCl *

    HCl*+Cl→HCl+Cl*(*表示激发态分子)

    ……”

    前面还好,都是一些发酵的概念,台下的这些学生都能听得懂。

    可到了后面,程诺的脑力全开,从一些基础性的化学出发,一直演算到链反应机理,直至得到其链反应机理的普遍意义。

    最后抛下粉笔,再回头时,发现天都已经黑了,连月亮什么时候升上来的都不知道。

    睁眼细看,场下的学生都已经走完了,就剩下姜蒋佐几人坐在教室里。

    恍惚间,程诺不禁有些失望。

    毕竟这种反应机理的提出,可是能标志着化学动力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由基链反应理论使化学动力学研究从总包反应深入到构成总包反应的基元反应,即由宏观反应动力学向微观反应动力学过渡。

    就是因为该理论,有两位化学家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奖。

    出于私心,程诺并不打算将该理论提前公布于世,甚至连登上自家《国民》杂志的打算都没有,但并不意味着程诺不会将它传授给自己人。

    私心针对的只是列强,而不是自己的同胞。

    但眼下教室里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程诺在成功推导理论感到激动的同时,不免有些悲伤。

    “这些学生啊,竟然如此不珍惜知识。”

    还是姜蒋佐察觉到了异样,犹豫了一会儿说道:“致远,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教室里只有我们几个,一个学生都没有?”

    程诺故作坚强:“也没有多想问吧,毕竟演算到后面,不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脑海里的化学实验也没办法共享给学生,大家理解不了肯定会离开,后面我把步骤简化一下,新知识学习起来就没那么困难了。”

    姜蒋佐叹了口气,抬手指了指教室两边的窗户,玻璃上竟然趴满了学生的脑袋。

    原来学生们不仅没有走,还把教室两边都站满了,甚至为了看得更仔细,有学生不惜爬到了树上,探着脑袋一个劲儿地往里瞅。

    或许是看到程诺发现了他,自己感到激动,也或许是树本来就不结实,学生还没动两下,竟然直接从树上摔了下去。

    程诺护学生心切,见状不好赶紧跑出去查看究竟。

    没想到还没跑到门口,姜蒋佐先把他给拦下了。

    “致远,不是学生们不愿意在教室陪你,而是我们故意把他们给拦在了门外,这才都进不来。”

    “为什么拦住他们,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问题,难道不好吗?”

    “这是为了你而考虑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