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八十八章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1/3)

    “哎,椒盐儿的,油酥烧饼哩,大油炸鬼子!”

    下午北平大学没有程诺的课,索性提前跑了回来继续编写辞典,刚好在四合院门口看到一个卖油酥烧饼的小贩,肩上斜扛着一个扁担, 左右各一个框都被棉布盖着。

    即便这样,里面的香味还是盖不住,旁边有小孩缠着非要家长买,那家长怎么可能同意,照着小孩儿屁股上来了几下,立马安静多了。

    “不许哭,给我憋着!”

    小孩则委屈巴巴的看着小贩, 一脸不舍,走一步回两顾,眼中含着的泪花硬是没敢掉下来。

    程诺看到后哑然失笑,不过既然回来早了,那秀妮嫂子就不用再发面蒸馒头了,买上一些算是小小改变一下伙食。

    “师父,这烧饼和‘鬼子’都咋卖的?”

    “烧饼三分一个,带馅儿的五分,‘鬼子’的话按斤卖,一毛一斤,都是出锅没多久的, 还热乎着呢。”

    小贩满脸热情,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特意将框上的棉布漏开一角, 这下空气中的香味更浓了, 远处紧接着传过哇的一声小孩啼哭。

    程诺摇摇头, 微笑道:“这样吧,带馅儿的烧饼给我来上十个,五斤‘油炸鬼子’,辛苦师傅您了。”

    小贩高兴道:“好嘞,这就给您包好了,您瞧我这秤高高的,绝对不作假。”

    称是老式杆称,带着秤砣的那种,后世已经很难见到了,不过眼下小贩们出摊必备,程诺稍微瞅了一眼就知道假不了,便放心的让他给包好了。

    不料等他准备转身进屋时,小贩把担子放下,小跑过来客气道:“敢问先生,您是《国民》杂志里当差的吗?”

    程诺有点愣住,看了看门口,是自己家啊,只是这小贩怎么知道《国民》杂志的编辑室就在这啊。

    “对啊,我就在这里工作,不过师傅您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啊?”

    “嗐,整个北平城都知道了, 您家的报纸乃是皇城根儿下最便宜最顶用的, 每次出新的时候这都围满了人,好东西大家都知道, 上次用了您家的办法,我这多年的打嗝儿问题,嘿,您猜怎么着,他就这么好了。”

    话刚说完,小贩又送过来一大捆‘鬼子’,拱手道:“家里穷,也没啥贵重的,这些东西算作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没等程诺拒绝,小贩挑着担子就往远处跑,口中的吆喝也比之前要响亮许多。

    “哎,这双刷呀油儿你个大馅儿饼嘞哎!”

    程诺在感动之余也有些无奈,手里提着这么多东西没地方放,跑起来很可能会洒在地上。

    恰巧此时,院子里面兴许是听到外面的动静,嘎吱一声探出一个人头来,正是李老三。

    “哎呦,先生您今儿个怎么回来这么早,我还没来得及接您呢,咋还买这么多东西,回头跟我那家口子直接说啊,咱家自己就能做。”

    程诺将东西递过去:“没事,今天放学早,我寻思着学校那边没啥事就提前回来了,锻炼锻炼身体,嫂子这些天得伺候那么多人,估计也累坏了,刚好也趁着歇歇。”

    四合院已经不止是程诺他们三个大人和四个小孩,后面还陆陆续续搬来了一些科学院的人,比如《国民》杂志几个编辑室的人,伙食一般也都是李老三的老婆秀妮负责,忙上忙下的也闲不住。

    在得知烧饼和‘鬼子’的来历后,李老三急忙拦着程诺,不让他继续追小贩,将其带到厨房。

    “先生,您在外面那么长时间可能不知道,咱们的杂志火起来了,老百姓们都爱看,经常有人偷偷送东西,今天一捆蒜薹,明天一把韭菜,根本吃不完。”

    程诺糊涂了,问道:“人家喜欢看就喜欢看呗,为啥还偏给咱们送东西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