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机妙算朱由检(1/4)

    “留下的人可不多了……”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当朱慈燃在戚武隆的护送下前往忠州时,京城官吏坊内却有人轻声开口,让数人轻轻桌桉,示意喝彩。

    作为燕山派留守京城第二号人物的李德茂,面对秦家双壁薨殂的消息,他却没有外面人那么慌乱。

    不仅仅是他,应该说是在他院内的许多燕山官员,他们都没有那么慌乱。

    十个燕山官员坐在狭窄的会厅左右,所有人都老神在在,谁也没有开口,而是似乎在等什么人到来。

    只是,瞧着他们嘴角挂起的笑意,显然、对于秦家双壁薨殂的消息,他们还是比较高兴的。

    这倒不是说他们希望秦家双壁死,毕竟他们也是受忠君爱国的教育长大,对于秦家他们是敬重的,但对于秦家双壁死后,皇权在军中威信被削弱,他们是打心底的高兴。

    皇帝的本钱不多了,齐王的本钱也不多了……

    想到这里,燕山派众人心里舒坦了不少。

    也在他们舒坦的时候,小院的门被打开,走进来的是穿着一身素色道袍的成德。

    “……”看着成德穿着素色,许多官员面露不忿,或者带有几分讥讽。

    但这些表情,都在成德跨进会厅的时候骤然消失。

    成德走进来后,与坐在主位右位的李德茂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一个招呼,随后便坐到了左首位上。

    他坐下后,燕山派的这十名官员才稍微坐正,示意自己在听。

    成德扫了一眼众人,不出他的意外,眼下的燕山派确实发展的十分迅勐。

    在坐的十二人,清一色都是正四品以上京官,可以说是在京燕山官员官职最高,掌握实权最多的十二人。

    “忠州王和酉阳王薨殂,此乃国之不幸,四川当地的官员,还是得去吊唁一下,毕竟秦家许多子弟比较倾向我们。”

    成德一开口,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这个看法也赢得了众人的拍桉。

    皇权进一步衰弱让他们高兴,但秦家双壁的薨殂也让他们惋惜,这并不冲突。

    “这次事情过后,西军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调动,听闻殿下已经上疏,将武隆伯和石柱伯加封为侯。”

    “两位老将军镇着场子,秦家散不了,我们也没插手,别没捞到好处,还惹得一身骚。”

    成德的判断与话述完全没问题,尽管在许多人看来,秦家双壁薨殂会引起许多震荡,但对于燕山派这群正四品以上京官来说,他们很清楚秦家的势力不会散。

    且不提老一辈的武隆侯秦民屏和石柱侯秦良玉还在,单说秦家二代人物里还有马祥麟,那这个家就很难被打散。

    秦拱明和秦翼明、秦仲明几人虽然挑不起大梁,但在马祥麟下面打打下手完全没问题。

    西军对朱由校的支持还在,最少未来三十年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只是这种支持会慢慢走向衰弱,就好像明初的沐氏一样。

    “西军那边,这次估计能空出一些总兵和参将的位置。”

    “我看了看奏疏,鲁钦、杨肇基等六名总兵都在今年乞请致仕。”

    “这些基本都是天启元年以前的老将,他们退出后,空出的位置还会有很多,军中有没有值得推举的人?”

    成德询问着众人,众人闻言也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

    “天启六年毕业的李自成、刘宗敏、李自敬等人不错,只可惜眼下已经是边塞总兵了。”

    “天启十年毕业的杨展身长七尺余,战术、行军、后勤、战略都是同年第一,并且已经是参将了,提拔提拔可以作为总兵。”

    “这么说,天启十五年毕业的曾英也不错,虽然年轻,但同年第一不说,上任一年就已经成为守备,可以观望一下。”

    “天启十四年的王祥也不错,可以填上参将之位。”

    “河西天启十三年毕业的米剌印不错,眼下是参将之位,可以调去任一总兵。”

    “同年的陕西高杰也不错,可以调去担任总兵。”

    “还有江西的韩景通也不错……”

    狭小的会厅内,一些官员举荐着自己所留意的将领,见有这么多人选,成德也不紧张了,摆摆手道:“列个名录吧,五军都督府那边举荐一下。”

    成德的话让众人颔首,下一秒他也起身道:

    “这段时间先安稳点,等王府的诸位郡王长大些再说。”

    说罢,成德不等众人开口,便向着院外走去,而李德茂等人见状也纷纷起身离场。

    如眼下的这种事情,不仅仅在这个狭小的会厅上演,而是分别在顾府、施府分别上演。

    各都督府都知道变天了,也相继向五军都督府举荐将领,而这些将领的名字也在经过整理后,于十五日摆到了朱由检的桉头。

    只是,此刻的朱由检状态并不算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