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三十四章 打得一拳开(1/5)

    “着皇五弟领宛平营,护送太仆寺四十万两银子马价营前往燕山大营,置军马三万匹”

    “臣领旨……”

    叶向高的办事效率很高,一大清早,还在睡觉的朱由检就接到了太仆寺调马价银的圣旨。

    平白无故得了四十万两银子,朱由检还有些高兴,不过紧接着他就心安理得的转头对陆文昭道:

    “叫宛平营的参将领兵去太仆寺提马价银,送到燕山大营之后顺带用蜂窝煤去换马,所换战马就当做马价银花了。”

    “卑职领命……”陆文昭汗颜,不曾想自家殿下这左手右手倒腾的十分熟练。

    不过想想也是、用银两买马,北虏只会用银两去买铁锅、粮食,根本不会买他们的蜂窝煤。

    倒是如果直接用蜂窝煤换,然后把银两留下比较划算。

    陆文昭叫人去办事去了,至于朱由检则是坐在勖勤宫内,继续写他的燕山教材。

    随着时间过去、已经满编的十三卫军和十二营都已经步入正轨,燕山所那边更是如此。

    经过卫所的分地后、燕山所也被扩建了三倍,并招募了分地的所有军户家中愿意读书的子弟。

    此时的燕山所人数已经突破三万人,距离第一期燕山学子升学只剩下短短七个月了。

    留给朱由检的时间不是很多了,他需要在七个月的时间里将教材编撰完成,随后由胥吏拓展为白话文,随后重新编材给他过目。

    确定了教材后,剩下的的事情就不用他太过操心了。

    就目前而言,《燕山思想》、《燕山算术》已经写完,并且由朱由检过目后确定了日后五年的教材。

    只是可惜、朱由检的数学确实不太好,勉强能记得初中的数学,再往后的就不记得,也不会做题了。

    不过培养官员和胥吏,倒也没有必要用多么高等的数学。

    目前他在编写的,分别是《燕山武志》、《燕山天工》两本书。

    第一本讲述的是基础的领兵打仗知识,尤其是在后勤这一块。

    目前来说、《燕山思想》、《燕山算数》、《燕山武志》这三本和由工匠和胥吏编撰的《燕山土木》是燕山学子的必修课。

    至于《燕山天工》、还有日后可能会出现的《燕山医备》、《燕山经济》等等都是拓展学科。

    在入学第四年分科开始,官吏需要学习土木、算术、思想、经济四种必修课,以及一本基础的《燕山武志》,总共五个学科。

    至于军官,需要学习思想、土木、算术、武志以及实操演练等等各种军事手段。

    如果实在对做官和参军都不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前往学习医备和天工这种其他民生、军事研究学科的课外生。

    朱由检想过了、他不可能一股脑的都把合适和不合适的人扔到地方为官为吏、参军入伍。

    总有一些人是对这些不感兴趣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野心的。

    这种人救急的时候,朱由检可能会把他们拉去做廉吏救火,但正常还是可以进行学术研究。

    中医发展到明末,实际上已经有了完整的外科器械和手段,结果满清入关打断了这一进程。

    朱由检要做的,就是让这一进程持续下去。

    “对了、文昭……”

    写完一段想法,朱由检抬头看向陆文昭随后对他道:“我之前叫你查太医院的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及良医所,下面人查的怎么样?”

    见自家殿下问起这个,陆文昭也作揖回礼道:

    “殿下、诚然,如您所说的一样,太医院里面的医官,大多都是欺世盗名之徒,南镇抚司已经在天下搜罗名医了,相信很快就能把他们带往燕山所,随后对《医备》进行完善。”

    “嗯……”听到这话,朱由检并不奇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