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1(1/2)

炎炎暮夏,正是雨盛之季,滂霈大雨砸的路边野草萎靡不振,豆大的雨珠落在人身上也觉得很疼。

林姜姜在这大雨中抱臂走了一日,蓑笠残破,浑身早已湿透,冷得她簌簌发抖。

此番她要去城中找徐少彦,想同他借些钱财。

自从父亲猝然病倒后,家中的钱财全给父亲治病还不够,又借了许多钱财。亲戚们见父亲的病久不见起色,担心借出去的钱日后要不回来,便不肯再借了。

早上的时候李员外家里派人过来,要给林姜姜说亲,想让林姜姜嫁给李员外家的二公子。

“咱们这小镇上,除了徐家,就数着李员外家富有。林姑娘若是嫁过去,莫说是吃香的喝辣的,穿金的戴银的,还有专门的丫鬟婆子伺候着,可是要享大福了。虽说这二公子……身体不太好,腿脚也有些毛病,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嘛,又不耽误走路。再说人家也不嫌弃林姑娘年纪大,还愿意出丰厚的彩礼,这是多好的事啊……”

媒婆将李家二公子使劲夸了一番,又隐晦地暗示林姜姜都快二十岁了,再不嫁人,过了这个村可就真没这个庙了。

继母柳氏没有立即表明态度,媒婆走时,执意搁下了一锭银子,说是李家的心意。

柳氏动摇了,有了这锭银子,再加上李家给的丰厚彩礼,便能继续给当家的治病了。

可李员外家的二公子虽说家室好,品性听说也不错,可就是那腿疾……好像挺严重的,不然也不会沦落到找一位寻常人家的姑娘成亲。

可就算是寻常人家,又哪里舍得让自己闺女嫁过去呢?

可若不允,家里又实在揭不开锅了……

柳氏捧着银子去找林父商量,两人在房中私语许久,林父叹了口气:“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吧。”

林姜姜就坐在堂中,听着父亲和继母的模糊话语,望着院子的骤然而来的大雨发呆。

柳氏从卧室中走出来,看着她欲言又止。

林姜姜转过头来,语气决然,同她说道:“娘,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我不是看不起李家二公子,只是我不愿意为了钱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说罢,林姜姜便拿了蓑衣和笠帽,冲进了雨中。

她想去找徐少彦,这世上许是只有他还能帮自己了。

她和徐少彦自小便认识,徐家原来是村里的地主,很是富裕,林父在徐家做长工。母亲去世的时候,林姜姜才三岁,林父还未续弦,不放心年幼的她一个人在家中,便将她带在身边,怕她乱跑,便系根绳子在她腰上,另一端系在树上。

她在树下玩泥巴的时候,被前呼后拥的小少爷徐少彦瞧见了。

彼时的徐少彦八岁,虽是调皮顽劣,但心地不坏,还富有同情心,见林姜姜一身是泥被绑在树边,以为她受了虐待,执意要将她解开。

林姜姜也正是撒手没的年纪,绳子一解开,她攥着满手的泥巴晃晃悠悠四处玩了。

那天林父找她找到后半夜,才在半山腰的一个树洞里找到了哭睡着的林姜姜。

再后来,林父就娶了柳氏续弦,终于不用再将林姜姜栓在身边了。

徐少彦经常去找林姜姜,柳氏后来生了自己的孩子,便不怎么管林姜姜了,由着徐少彦带着她出去骑马看景,只要傍晚把人送回来就行。

徐少彦经常开玩笑,说林姜姜是他带大的。

再大一些,大伯家的堂姐林素素也与他们玩到了一起,不过林素素是个温婉安静的性子,与林姜姜有着天壤之别。

大伯家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在富养女儿上却十分舍得花钱,林素素自小琴棋书画皆有涉略,是小镇上有名的才女。在这贫瘠的小镇,林素素宛若一朵花儿般长大,及笄之后,引得小镇上许多年轻儿郎都想求娶,可她皆看不上,独独看上了徐家幺子徐少彦。

彼时林姜姜还不懂男女之间的感情,只是觉得徐少彦除了有花不完的银子之外,性格一点也不可爱,实在很难找出别的优点。

林素素却说她傻:“单是这一点,那些毛头小子就比不上徐公子。我爹娘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培养我,可不就是为了让我以后过富贵日子……”

只是林素素说完这话以后的好几年,都没能嫁入徐家,直到磋磨到快二十岁,才堪堪入了徐家的门。

林素素出嫁那天,没让林姜姜送嫁,理由有些尖酸,说是徐家不愿意请林家那么多的穷亲戚去吃喜宴。

后来林姜姜听说,林素素那天的亲成得不是很痛快,新郎拜堂拜到一半忽然身体不舒服,堂还未拜完,林素素便直接入了新房。

徐少彦和林素素成亲之后,便甚少与林姜姜来往了。如今林姜姜想着,自己本就与徐少彦是朋友,如今亲上加亲,他做了自己的堂姐夫,或许他会借些钱给自己的。

她抱着这样的希望,在黄昏之时,终于走到了徐家。

门卫看在她是少夫人堂妹的份上,进去帮她通传。

她在雨中等了许久,才等来回应,说是徐少彦和少夫人不在,让她先回去,改日再说。

可若真的是徐少彦和堂姐都不在,门卫应该比谁都清楚,不会再冒雨跑去问一遭。

怕是猜到她是来借钱的,寻个理由将她打发走罢了。

只是不知道是徐少彦不肯借,还是堂姐不肯。

借钱这种事,终究是要你情我愿,他们不肯,林姜姜也没理由逼着他们借。

她再去想旁的办法便是了。

林姜姜向门卫打听这城中有哪些高门大户,她想着卖身为奴,换些钱财,待过几年家里好起来之后,还能将自己赎出来,也好过回去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