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对话庄言(3/5)

庄言一边翻看这庄亦臣的资料,一边说道。

“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好。”

“你要投资互联网,相关的行业知识不足,这个打算如何弥补?”

不足,那自然是不存在的。

且不说庄亦臣干了这么多年风投,就说脑子里的记忆点,这个问题简直不是问题。

不过,话不能这么说。

“爸。你可以翻到第三份资料,是关于数家互联网公司的尽职调查。”

自己的老爸,他也不必担心资料泄漏。而且尽管行业不同,但他相信自己老爸还是能看懂个大概。

“其实,互联网风投的出现时间非常短。

看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不少此前大量获利的权威机构也折煞不浅。

我认为,就目前而言,没有人或者机构是绝对的权威。”

至少2006年时,华夏的风投确实如此,庄亦臣想。

“我和姑丈聊过,也拿了其中一家名为红杉中国的机构的资料查看。

这第三份资料,是我在他们基础上改进形成的方法。

而赶集、京东、去哪儿、YY、优酷,则是我根据这套筛选方法挑选出来的一些互联网公司。”

筛选个屁。庄亦臣无非是结果推过程,再借红杉中国来说明有效性。

赶集是最早圈定,其他几个,则是庄亦臣在最近这段时间内收集整理出来的几家。

资料是不大齐全,不过不妨碍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